返回

一柄小捶 一段青春 一份坚守


作者: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A16船舶 刘杰





      有一天,当你回顾大学时光,你是否会记得,曾与一柄小小的锤子有过一面之缘,你也曾小心收藏,即便如今不知散落何处。
     1958年,从浙江海洋大学建校至今,历经校名、校址的多次变迁。而这其中,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,他们见证着这些历史变迁却宠辱不惊;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坚守初心;他们泰然自若、知足常乐。他们便是海大的工匠师。
      王海岗老师是一名工程实训教师。王老师从舟山水产学院开始,历经浙江水产学院、师专合并、浙江海洋学院,到如今的浙江海洋大学,从平阳浦,穿过定海,再到长峙岛。从1978年便来到浙海大的他,穿过四+余年,像是一点没变。
      王老师开玩笑地踉我讲,同学们实习都是穿着蓝色的工作服过来,看过去都一模一样,实习结束之后,很多同学路上碰到他叫老师好,他却记不起学生的名字,总是很苦恼。原来工程实训中心毎年要接收两干多名学生进行金工实习,课程从开学排到期末基本不断,王老师对毎一批学生都要进行指导。对于学生而言,金工实习的上课时间可能是所有课程里面最少的,但对于这些老师而言,他们就是整个学校教过学生人数最多的教师了。
      在金工实习中,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。四十年历史变迁,老教师们始终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;经历数万学生的培育,依旧宠辱不惊。
      我们也许都是匆匆路过,你可能也曾是茫茫蓝色大军中的一员,从此便不再碰触。时间就像那忙碌的两周,不过还好,我们都留有一柄小锤,曾用双手亲自打磨。
      从来没想过锤子是用手磨出来的,也从来没想过我可以亲手把那么厚的铁块一点点磨去。我们的金工实习并非只完成一个工件,同样有那些电石火花的机器,然而多年以后我们讲起来,却依旧回到了这柄小锤身上。大概我们同这些老师的故事,都源于这独一无二的小锤子。
      可能我们至今都无法理解,自己的专业学习中为什么要去参加金工实习。我们在实训中心实习两个星期,然而老教师们却在这里待了大半生。三四十年,绚烂三四十届学子的青年时代,时光斑白了他们的两鬓。天清江月白,心静海鸥知。老工匠们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,以严谨的精神拥抱生活。
      曾经观看过一部叫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的纪录片,文物从破烂不堪到精彩夺目的修复过程令人叹为观止,对于一群能够守着旧日时光,耐得住内心寂寞的工匠表现出的那种自信从容和精湛的技艺,以及发自内心的波澜不惊,令人由衷敬佩。无数的匠人以历久弥新的匠心为时代打造精品,同时也在为时代打造着一种执着和信念。我想,我们学校的那些老教师、那些老工匠,正是这样的人。
      如果我们与一个人认识了40年,那一定是铁打的交情,学校的老工匠们与机器打了一辈子交道,感情像是全部倾注在了这些机器上。“都是沈阳机床厂的6140,我们的车床好啊,这台是02年的,这台是09年的,这台最老,八几年时候的了。”一到了车间,老工匠们便又开始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介绍。
      机器一开动起来,老工匠们像是兴奋了不少,熟练地进行一步步操作。神情明显严肃了许多,像是心中放不下的某种执着一下子全部展现了出来。年过半百未伏栃,犹向海大寄深情。大概这就是老工匠们一辈子的坚持,这就是工匠精神,可以一辈子面对机器,绝不允许有丝毫差错。
      在金工实习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,我觉得用酸甜苦辣四字可以概括。酸,那是站立机床前的脚酸,盯紧零件的眼酸;甜,那是完成零件一刹那的欣喜,数据完全吻合的快乐;苦,那是手磨出水泡的痛苦,长度相差零点几的失望;辣,那是测量规范的严厉,被铁屑划伤的热辣。这四种味道,陪我们经历,让我们成长。
      这个与一柄小锤子的故事,从1978年便开始发生,我们都曾是这个故事里的主角。若干年以后,毕业多年的你,不知是否会想起你在这里的故事,能否还记得一位位两鬓斑白的老工匠们?
浙江海洋大学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
本期已有4784次访问,全刊已有2563266次访问